《北洋往事:那些军阀那些人》转载请注明来源:我要读小说woyaodu.com

枪杆子里出官衔,抓住机会一飞冲天

十九世纪的最后十年,东北亚局势风云变幻,这袁世凯能力虽强,但也够他喝一壶了。当时的朝鲜,内外交困、矛盾重重,其中既有保守、激进、亲中、亲日等各派势力,而俄、日、英、美各方列强也在不断窥渗,其中尤以蓄意扩张的日本为甚。

1893年,袁世凯被升为浙江温处道(挂名官衔),但仍留在朝鲜。次年,朝鲜东学党起事,日军在清军应邀进入朝鲜后也大举进兵。由于清廷在决策上屡屡失误,朝鲜局势终于不可挽回。大厦将倾,袁世凯还算是个聪明人,其在战争爆发前夕想方设法找了个“治病”的借口落荒而逃,回到天津。

甲午战争爆发后,袁世凯被李鸿章派赴东北前线,其间仍以浙江温处道的名义协办前敌营务处,负责筹拨粮饷并联络各军。由于清军在此后诸役中节节败退,朝野人士交章上奏,争相向朝廷献言练军之法。

说到练军,朝中那些士大夫基本是纸上谈兵的书生之见,和袁世凯比起来就差得远了。以袁世凯当年在朝鲜练就新兵的经验,李鸿章让他做个前敌营务处会办,确实有些屈才。对此,报国心切的袁老四当然也不甘心。

甲午战罢,袁世凯利用朝廷急于编练新军的心理而组织了一批人帮他翻译外国军事教材,包括训练方法、编制、营中制度等;然后,他又结合当年的练兵经验,草拟了《练兵要则十三条》《新建陆军营制饷章》《募订洋员合同通稿》等材料在朝廷大员们中间广为散发,为自己赢得了知兵善治的赞誉。

兵部尚书荣禄、军机大臣李鸿藻,包括刘坤一、张之洞等地方督抚,都对袁世凯交口称赞,一致推荐。

这真是奇了。要说上面的那些大员,那可都是当时朝内外见多识广的显赫权臣,他们的江湖如此深,怎么会对这不过36岁的袁老四如此看重呢?

要说起来,这天下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这袁老四确实是有两下子,譬如他那《练兵要则十三条》写得着实头头是道,无论是军律、军饷,还是枪械管理、募兵标准等,样样都说得了点子上,让那些不知西洋练兵为何物的朝廷各大员们大开眼界,称赞有加。

袁世凯的运气也实在是好,恰好这时编练定武军的原广西按察使胡燏棻被调去督办津芦铁路了。袁世凯抓住机会上下活动了一番,督办军务处的恭亲王奕诉、庆亲王奕劻、翁同龢及荣禄等人随后便联名保荐袁世凯接替胡燏棻前往小站练兵。

有了这些朝中大佬的保荐,事情当然好办。不日,袁世凯便屁颠颠地跑到天津小站练兵去了。而这,也成为其一生事业的发迹之始,也是后来北洋系的滥觞之初。

1895年12月,袁世凯到小站正式接管了已初具规模的定武军。在将原定兵额招足7300人后,定武军被改称为新建陆军,即后来之所谓“新军”的最初由来。为将小站新军建成一支模范军,袁世凯不仅重金聘请了包括德国退役军官沙尔在内的十几位外国教习,而且还规定全军使用统一的新式步枪、马枪和快炮,其中大都为德制或奥制的标准化枪械,这大大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

袁世凯治军相当严厉,他亲自制定了新建陆军《斩律十八条》,要求士兵严格遵守,其中包括:“临阵回顾退缩及交头接耳者,斩;遇差逃亡、临阵诈病者斩;结盟立会、造谣惑众者斩;持械斗殴及聚众哄闹者,斩;黑夜惊叫疾走乱伍者,斩”,等等,犯者定斩不饶。

新建陆军的军制很严密,包括募兵、行军、操典、驻扎等,都有详细的规定。袁世凯对军队管理极严,日则督操,夜则巡营,从不懈怠。某次,营中一士兵偷食鸦片,不巧碰上袁世凯巡营,后者拔出佩刀当场将之手刃,全营为之震惊。自此,营中再无人敢食鸦片。

此时的袁世凯,所有的精力和心思都放在这支新军上,可以说连吃奶的劲都用上了。在营中,袁世凯以身作则,他和普通士兵一样,着军服、扎皮带、穿马靴、挂佩刀,一副赳赳武夫的模样。平时训练中,袁世凯也都亲临现场,认真监督操练。某次,阅兵时突然下起了大雨,手下军官要给他打伞,袁世凯一把推开说:“士兵们都在雨中,我怎么就不能淋雨?”

建军之初,袁世凯也刻意制造亲善士卒的形象。每次发饷,他都要亲自监督,以杜绝底下军官吃空额、克扣军饷的劣习。不仅如此,袁世凯还经常深入各营接近下级军官和士兵,有时甚至连棚头这样的小头目都能叫出名字,这就有些不简单了。

袁世凯的努力没有白费。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后,新建陆军的面貌为之焕然一新。在新军兵营里,到处都是认真负责的洋教习、朝气蓬勃的新进军官、精神饱满的士兵、崭新的枪械大炮。每逢操练,操场上战马嘶腾,生龙活虎,果然是一支训练有素、纪律严明的模范军!

当然,也不是没有隐患。据说,袁世凯曾在军中明目张胆地树立个人权势,当时各军营都供有袁的长生禄位牌,灌输“袁大人是我们的衣食父母、我们要为袁大人卖命”的思想。有人说,每天上下操集合时,官长都要问士兵:“咱们吃谁的饭?”士兵们齐声回答:“咱们吃袁宫保的饭!”官长又问:“咱们给谁出力?”士兵们齐声答:“咱们替袁宫保出力!”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金满楼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我要读小说woyaodu.com),接着再看更方便。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其他小说推荐阅读 More+
九章吉

九章吉

明月珰
公主之女长孙吉。喝茶只喝一年产几斤的大红袍。穿衣不能带刺绣,内衣必须要云棉,鞋上必须缀宝石。住在京城四大名园之一的宁园。出行马车足有别人家堂屋大。虽然貌美,但实在身娇病弱。她娘亲晋阳公主毕生的心愿就是能把这个麻烦精女儿嫁出去。六元之才陆行。什么茶都喝,什么水都行。衣服常年磨损袖口。住在京城东阳坊,堂屋也就华宁县主的马车大。出行得去租赁马匹或者毛驴。虽然有才,但实在穷酸。他对自己未来的另一半要求很高
其他 全本 107万字
首席医官

首席医官

银河九天
内容介绍:挽救你的生命,即挽救你的政治生命。机缘巧合之下,踏入了半官半医的“御医”之列。在展现中医强大魅力的同时,曾毅也实现着自己“上医医国”的理想,一步步直入青云!本书目前已经正式结册出版,出版书名改为《首席医官》,喜欢本书的兄弟姐妹,可以关注购买,全国各大书店及当当网等有售。(郑重提醒:本故事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切勿模仿。)
其他 全本 607万字
七零之改嫁前夫发小

七零之改嫁前夫发小

女王不在家
旧书名《八零之改嫁》上辈子林望舒是人人羡慕的好命人,下乡一趟谈了个四合院里的对象,公婆给安排工作,男人也有出息,谁不羡慕?只是四合院里有公婆有姑奶奶,抬头不见低头见的,当人家屋檐下的小媳妇,其中滋味只有自己心里明白。就这么苦熬着,谁知道男人找了傍尖儿,孩子都抱回家了,一家子都劝,说你肚子不争气,还能怎么着,忍忍也就过去了。可她不想忍了啊!好在老天爷给了再一次机会。于是在那灰墙青瓦前,面对着大杂院里
其他 全本 157万字
龙藏

龙藏

烟雨江南
《龙藏》卫渊本无大志,但在时代洪流中不得不走上征战四方、开疆辟土之路,直至关山踏尽,未曾白头。不正经的简介一:仙人也怕工业化!这是一个发生在玄幻世界的工业革命的故事。...
其他 连载 213万字
怀娇

怀娇

白糖三两
被誉为世家望族之首的魏氏声名显赫,嫡长子魏玠品行高洁,超尘脱俗,是人称白璧无瑕的谪仙,也是士族培养后辈时的楷模。直到来了一位旁支所出的表姑娘,生得一副祸水模样,时常扭着曼妙腰肢从魏玠身前路过,秋水似的眸子频频落在他身上。这样明晃晃的勾引,魏府上下早就看不下去了,好在魏玠是端方君子,对此只视而不见,不曾有过半分动摇。薛鹂年幼时曾被人相救,此后便倾慕那人多年,只是她出身低微,自然要使尽浑身解数向上爬,
其他 全本 56万字
九零年代之我的老公是矿业大亨

九零年代之我的老公是矿业大亨

骨色弯刀
【狼子野心步步为营占有欲强攻x作精美人明星歌手受】方黎十九岁那年,他父亲卷走了矿上所有钱款人间蒸发,他被讨薪的工人围追,是身边捡来的秦卫东拼出一条命,带他逃离了那座灰蒙的大山。90年代,正值国家逐渐放开矿山资源开采的机遇期,两个少年从小镇走出,一无所有,年轻的秦卫东凭借卓越的头脑,步步为营,成为国企矿业集团的总经理,完成资本原始积累。在琴行打工的方黎也被星探相中,在即将完成音乐梦想之时,方黎怎么也
其他 全本 65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