卞彊疆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我要读小说woyaodu.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第28章唇枪舌剑

吕惠卿也不客气,说道:“唐人赵蕤在《长短经》里说过,世上没有绝对的真理,没有永恒不变的治国论理与方针。王道、霸道、强国之道,都是为了构建一种治理秩序,因时势的需要而改变。《周礼》对所以要变革更是说得清楚:‘正月始和,布于象魏’,就是说正月天气晴和,就应该在宫廷外门颁布法令——这叫一年一变;‘五载修礼’,朝廷对官员的政绩每五年要考察一次——这叫五年一变;另有十二年修改一次法则,三十年修改一次法则的——这些都是根据时势的变动与刑罚轻重的改变而改变……司马学士刚才所说的曹遵萧之法,实则是抱残守缺,死守经道,这是胶柱鼓瑟,必然给国家的发展铸成万劫不复的大错。请问司马大人,当我大宋面临‘积贫积弱’、外夷虎视眈眈觊觎我大宋疆土的艰危之际,你身为翰林学士、侍讲,不仅不为我大宋的振兴出谋划策,竟在这里满口胡言,劝圣上万万不可改变祖宗之法,真不知你的居心何在?”

言辞虽是犀利,司马光仍不生气,只是微笑着解释道:“吕大人刚才说的在宫廷外门颁发法令,那是颁布旧法,不是自我变化;新建之国使用轻典,混乱之国使用重典,世轻世重,这是根据时势的需要而进行的修补,请吕大人注意,臣说的是修补,而决不是变法。况且治理天下就如治理住宅,坏了就得加以修整,不是严重毁坏,就无需推倒重建。吕大人刚才所说的‘改变’,实则是打破旧的条条框框,另起炉灶,而这种另起炉灶必然造成社会的动荡不安,当然是万万使不得,万万使不得的!”

吕惠卿也跨出行列,大声反驳道:“司马大人错了,想你这学富五车之士,对那《吕氏春秋》定是熟烂于心,《尽数篇》里说道:‘天生阴阳、寒暑、燥湿,四时之化,万物之变,莫不为利,莫不为害。圣人察阴阳之宜,辨万物之利以便生,故精神安于形,而年寿得长焉。’”吕惠卿越说越激动,口若悬河,“《尽数篇》里更是说道:‘流水不腐,户枢不蝼,动也。形气亦然。形不动则精不流,精不流则气郁。气郁头则为头风,气郁耳则为耳聋,气郁目则为目盲,气郁鼻则为鼻窒,气郁腹则为腹胀,气郁足则为足蹶。’李斯更是说过:‘五帝不相复,三王不相袭,各以治。非其相反,是时代变异也。’司马大人仔细听听,所有这些,他们有哪一处不是在谈变?不是在谈变给人类带来的益处,给社会带来的发展?”

不待对方还击,吕惠卿继续气势如虹,驳道:“司马大人刚说房子不是严重毁坏就不重新建造的话,更是荒谬!人们为何非得等房屋毁坏才建新房,为何就不能未雨绸缪,早作打算,早日拆去旧房,建起一栋新房,建起一栋充满新景象之新房?”

话锋一转,又说道,“现在国家财力一天天困难,社会风气一天天败坏,不仅有西夏、辽人对我大宋虎视眈眈,更有北方的金人在秣马历兵,枕戈待旦,一旦势力强大,难保他们不觊觎我大宋的江山社稷?司马学士,目下我大宋这栋大宅已处风雨激荡,内外交困,严重失修,你作为三朝老臣,难道竟忍心看着这栋大宅就这样维持下去不成?”

说着,高举起右手,在听讲的文武官员面前划了一圈,毫不留情地说道,“司马学士今日的讲读,决不是司马学士的一人之言,更是代表了朝中那些承平已久、过惯悠哉游哉生活的迂阔之臣的心声!”

自古及今,变法无不是关山重重,荆棘遍布,现在在变法的孕育之始,竟能见到一位年青臣子对腐朽论调进行淋漓尽致地痛斥,无异于晴空中听到一声霹雳,沧茫大海中看到一杆充满活力的桅帆,年青的神宗帝和老辣的荆公是何等的震惊与惊喜。

曾公立、富璧、吕公著、高登谷等见皇上与经筵官听了吕惠卿的话竟然面露欣喜之色,已看出此君臣二人举办此次讲筵的良苦用心,尤其对吕惠卿所说的那种“变”,更是让他们惊讶不已:“变?咋变?是‘庆历新政’之变,还是李斯、商鞅之变?不管哪种变,都是在冒险,都是在毁弃祖宗之法!如果让他们的想法得逞,岂不又是一个‘庆历新政’再现?那还了得!”

就在他们着急的当儿,就听一人大声喝道:“狂妄的吕吉甫,你好大胆,竟敢在此胡言乱语!”

众臣看去,就见此人三十岁出头,身材修长,长脸清瘦,目光烨烨,须髯飘洒,此人正是刚刚丁忧回京复职的大理评事苏轼。

苏轼,字子瞻,宋仁宗景祐三年出生于眉州眉山,嘉祐二年考入进士,嘉祐六年应中制科考试第三等,为“百年第一”,授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四年后还朝判登闻鼓院。治平二年,其父苏洵病逝,苏轼、苏辙兄弟扶柩还乡丁忧。

苏轼这时已走出队列,直指吕惠卿道:“你一个小小的校勘,竟敢当着圣上的面,说我大宋这栋大宅要重新修建?你意欲何指?居心何在?”

身为讲筵官的荆公见事情弄到如此地步,不得不出面说话,道:“苏评事,吕中允说这大宅严重失修,是说我大宋目下面临的时局艰困,要重振雄风,使国家强大起来,就得施行变法,通过变法,除旧布新,方可使一个‘积贫积弱’的大宋变得富强起来,唯有富强起来,方可不受他人的欺凌。除此,吕中允别无他意啊”

苏轼哪能听得进去,又转向神宗皇帝,施礼道:“陛下,依臣之见,国家之所以存亡者,在道德之浅深,而不在乎强与弱;历数之所以长短者,在风俗之厚薄,而不在乎富与贫。道德诚深,风俗诚厚,且贫且弱,不害于长而存;道德诚浅,风俗浅薄,且强且富,不救于短而亡。”

接着说道,“臣愿陛下务崇道德而厚风俗,不愿陛下急于有功而贪富强。使陛下富如隋,强如秦,西取灵武,北取燕蓟,谓之有功可也,而国之长短则不在此。人主之所恃者,人心而已。人心之於人主也,如木之有根,如灯之有膏,如鱼之有水,如农夫之有田,如商贾之有财。木无根则稿,灯无膏则灭,鱼无水则死,农无田则饥,商贾无财则贫,人主失人心则亡。此理之必然,不可逭之灾也。其为可畏,从古以然。茍非乐祸好亡,狂易丧志,则孰敢肆其胸臆,轻犯人心。昔子产焚载书以弭众言,赂伯石以安巨室,以为众怒难犯,专欲难成;商鞅变法,不顾人心,虽能骤至富强,亦以召怨天下。使其民知利而不知义,见刑而不见德,虽得天下,旋踵而失也;至於其身,最后亦不免负罪出走,而诸侯不纳,车裂以狥,而秦人莫哀。君臣之间,岂愿如此。陛下,吕惠卿这种狂妄的臣子还能容得他在这里大放厥词,不除去还了得?”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历史小说推荐阅读 More+
秦吏

秦吏

七月新番
(新书《新书》已发,新莽之际,穿越者大战位面之子)战国之末,华夏千年未有之大变局。有人天生世卿。有人贵为公子。他却重生成秦国小卒黑夫,云梦秦简中的小人物。为免死于沟壑,为掌握自己命运,他奋力向上攀爬。好在,他赶上了一个大时代。六王毕,四海一!千年血统,敌不过军功授爵。六国豪贵,皆被秦吏踩在脚下。黑夫只想笑问一句: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南取百越,北却匈奴,氐羌西遁,楼船东渡。六合之内,皇帝之土。在他参
历史 连载 528万字
乱战三国之争霸召唤

乱战三国之争霸召唤

九霄落雪
关公战秦琼,岳飞战张飞,项羽,李元霸又如何,看我宇文成都+姜松+罗士信。什么,你说不够,好吧,刑天,李存孝,该你们上了。你有兵仙韩信,我有杀神白起,军神李靖。秦皇汉武,唐宗宋祖,多少千古枭雄共聚一堂,决出至尊霸主。书友群:300214031
历史 连载 750万字
阿兹特克的永生者

阿兹特克的永生者

挥剑斩云梦
历史 连载 659万字
亮剑:我有一间小卖部

亮剑:我有一间小卖部

燕雀MKII
传说在平安县里有一间小卖部,里面可以买到很多稀奇古怪的东西。比如有啤酒、饮料、方便面,还有头油、发蜡、护发素,当然也有枪支弹药大砍刀这些。东家徐三是个买卖人,来了都是客,绝对不会出现店大欺客的问题。
历史 连载 353万字
佣兵1929

佣兵1929

山有意
现代佣兵周文意外魂穿到民国学生周文身上。他利用穿越带来的一颗佛珠的神奇功能,再加上后世带来的经验、知识和技能。打造了一只武功高强、军事技术顶尖的佣兵团队。他带领这支佣兵团,历经中原大战、淞沪抗战、称雄上海滩。装备了当世最先进的各种武器,最后投身于伟大的抗日战争中。带着兄弟们杀鬼子......
历史 连载 533万字
鹰视狼顾

鹰视狼顾

张通明
这个世界,有门阀世家,有藩镇割据,有虎视眈眈的异族!穿越成大周禁军武官的叶明盛,还没来得及享受权力带来的好处,就要为被逼参与到党争阴谋中,畏罪自杀的原主擦屁股……尽管最初只是想要一生荣华富贵,但是奈何在时代的滚滚洪流之下,他也能只能与人委以虚蛇,在生死之间,死中求活!
历史 连载 55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