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我要读小说】地址:woyaodu.com
凌月殿藏书阁,是一个比较特殊的场所,它存在的历史,比大夏立国的历史还要久远。
经过历代国主的修缮、补充,就占地规模而言,藏书阁反倒成为了凌月国最大的宫殿,里面更是汗牛充栋,堆满了典籍书册。
最早的典籍,甚至可以追溯到五百年前虞朝时期。只是大部分典籍,都没能得到很好的保养,一些久远的书卷,捆绑书册的牛皮早已朽坏,典籍散落成竹片,撒落满地,字迹也都变得模糊不清。
由于内外交困,自新国主继位后,维护藏书馆的人员不增反减,除了一名年过半百的博士,就只有不到十名专职洒扫的下人。
三日前,为了应对与国君的会面,李非以查询夏礼典籍的借口,来到这里踩点,却立刻迷上了这里。
这个古典图书馆,规模之大堪比现代城市的一流图书馆,在大夏恐怕无出其右者。
博士己方及冠时便在这里整理典籍,三十多年过去了,也不过整理完了一个角落而已。
李非初来之时,己方大喜过望,以为国主安排了新人进来,高兴得手舞足蹈,不由分说拉着李非就介绍起藏书阁。谈到这些典籍,己方有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又如黄河泛滥,一发不可收拾。
待李非大致明了藏书馆的情况,才打断了己方的话,阐述实情。
己方愣怔了良久,才怅然若失,一个人落寞的走向藏书阁的角落,继续默默整理典籍。
李非心有不忍,来到这个热爱图书事业的老人身旁躬身道:“己博士勿要烦扰,藏书阁的典籍,乃是国之瑰宝。如果见到国主,我会谏言他尽快安排新人来这里,助您老整理。”
己方意兴阑珊,板着脸整理着手中注册,根本不理会这个让他大喜大落的可恶家伙。别说国主不重视藏书阁,即使是重视,也没几个识字的士族愿意来这个清水衙门。
而李非这三天等待会见国主的时间里,除了吃饭睡觉,几乎常驻藏书阁。
如果不是这里的藏书、典籍实在浩若烟海,整理起来不光是脑力活,更是体力活。李非真想一本本的“扫描记录”下来。
这可是名贵的典籍、书册,一不小心就会遗失在历史长河之中,让后人只能扼腕叹息的瑰宝。
李非对己博士的话也并非无的放矢,他估摸了一下,凌月国藏书阁虽然规模庞大,收藏的典籍汗牛充栋,但归根结底是记载文字的书册太过落后。
比如大夏的经书《礼》(夏礼),一卷由25根2尺4寸长的竹片组成,没有标点符号,每片竹笺也只能书写25个标准字,25根共计625字。
普通的书信,采用更加短的竹简,每根竹简长1尺,又称尺牍,字体可以写小点,每个竹简20字左右,每卷50片,可以写千字。
不甚重要的典籍,是用小字写在2尺4的竹片上,可写50字,每卷40片,可以写两千字。
可以这么说,凡是重要典籍,大腿粗的书卷,连一千字都书写不了,既沉重又繁琐。
李非下定决心,先小规模的把纸造出来,让己博士带队,把那些久远的,很可能会灭失的重要典籍抄录下来。
第三日中午,妘剑将午餐送到了藏书阁,李非见是牛肉,也就好心的要求己博士一起用餐。
己方下意识就要拒绝,但这散发在空气中的香味,让他闻出这是麟牛肉的味道,而他上一次吃牛肉,已经是十年前了。
那次凌月国随夏王出征,立下功劳,国主犒赏卿大夫,他有幸作为藏书馆博士参与饮宴,分到了一块麟牛肉,牛肉的美味,让他回味至今。
知识分子拉不下面子?李非干脆不由分说的拉着己方一起坐下:“己博士,见面分一半,这是咱们两个的缘分,你可不能拒绝。”
缘分?己方听到这个从未听过却又有某种神秘意味的新词,愣怔了一下,然后就发现自己已经坐在了餐桌前,手里的筷子已经叉在了牛肉上。
李非假意没有看到己方羞红的脸,而是侃侃而谈道:“己博士,您老对藏书阁典籍如数家珍,晚生冒昧问一句,藏书阁全部典籍加起来,大概有多少个字?”
谈到专业的事情,己方冷哼一声,傲然开口道:“你这个问题,在凌月国,除了老夫,没有人能回答。”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苟活在高武世界》转载请注明来源:我要读小说woyaodu.com,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