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许是因为前列腺不好,也许是因为学生在场,王老师回避了这个话题,整理衣服出了洗头房,拿出手机翻出学生的号码打过去,那个学生确实在气象局上班,工作和人工增雨还有些搭边,算是找对人了。
王老师扯了个借口说想带学生们了解人工增雨,想借一枚增雨火箭看看,学生说那可不好意思了,火箭弹属于军火,平时锁在库房里没人可以接触到,使用的时候要带保卫干事随行押运护卫,总之这玩意性质比较特殊,不能拿来玩。
“如果是使用过的火箭外壳,我可以帮忙找一个。”那学生说,“王老师您不是教历史的么,怎么改行教自然常识了?”
这条路虽然走不通,王老师却得到了一些有用的信息,气象增雨火箭并不是想象中的金属火箭,而是玻璃纤维外壳,头部装有碘化银,一枚火箭三四千元成本价,发射装置大约要二十万,通常装在皮卡车上进行机动,这只是硬件开支,实际上进行一次人工降雨,更多的成本来自于其他,比如发射前的探空气球,对大气云层进行检测,分析处理,以及火箭的运输保管维护发射等,搞一次人工降雨,要花几十万上百万哩。
等王老师打完电话,刘骁奇道:“反正买不到,和他废那么多话干嘛?”
王老师说:“谁说买不到,增雨火箭又不是气象局自己造的,还不是工厂生产的,找到生产厂家自己组装不就完了,再退一万步,就算他们不卖,咱们也可以找模具厂,找航模发动机厂,找化工厂,自己研发啊。”
刘骁叹为观止,姜是老的辣,到底是王老师。
王老师说:“事不宜迟,能搞来的先搞,衣食住行都不能落下,拟拉个采购单子,我来补充,收货地址填我家,我有个小院,能存货。”
刘骁早有腹稿,掰着手指对王老师说出自己的采购计划:汽油发电机,船用螺旋桨,硬式冲锋舟,汽油链锯,对讲机,望远镜,投影仪,摄影机,无人机,阳江和丽水生产的现代刀具,防暴铠甲,大批量的人造棉布,防刮布,军用罐头,自热干粮,净水药片……
王老师点头:“我给你加三样东西,第一,无缝钢管,第二,杂交水稻种子,第三,抗生素药物。”
怕刘骁不理解似的,王老师给他解释一番,南宋时期火器尚在雏形阶段,所谓突火枪是用竹管勒上铁箍加固,强度很差,只能一次性使用,如果用上无缝钢管,可以提升好几次档次。
钓鱼城能支撑数十年,主要是因为自给自足,山上开辟了几十块庄稼地,宋朝时期的粮食亩产量最多三四百斤,如果换上袁隆平的杂交水稻种,亩产可以高达两千斤,就能养活更多的人马。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小说推荐:《穿进同人文怀了影帝的崽》《我能听到凶案现场的声音[刑侦]》《[足球]安东绿茵日记》《晋末长剑》《文豪1978》《山野小闲农》《临安不夜侯》《全职高手之我有一个背后灵》《从1979开始的文艺时代》《重生1960:从深山打猎开始逆袭!》
我要读小说【woyaodu.com】第一时间更新《白龙》最新章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