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内阁的配合逐渐给力,李中易每天用于批阅奏章的时间,已经大大的减少了。
如今的帝国政务,实际上,已经分为了两块。
一块是由内阁主导的小农经济,一块是由李中易亲自主导的新经济。
小农经济,异常之稳定,只要农民们不饿肚子,就不会揭竿而起。
真正需要李中易操心的是,其实是炼钢、造枪、造炮、发明各种机械设备以及殖民的进度。
随着古菲律宾被逐步占领,工奴们被源源不断的送到了帝国的各地,成为修桥筑路的绝对主力军。
权贵们组成的殖民私军,在殖民活动中,收获了巨大的利润。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殖民可以赚大钱的观念,一旦深入人心,那些没有赶上头班殖民列车的权贵们,必然会蠢蠢欲动,心痒难耐。
说白了,李中易做的事情,就是让一部分先富起来。
逻辑很简单,农业文明的时代,农民们的思想整体趋于保守。
从秦始皇开始,到抗战结束,几千年施行的都是秦制,社会阶层也并无根本性的变化。
你不让一部分人先富裕起来,大家又怎么知道,殖民可以发大财呢?
现在,先富裕起来的权贵们,个个赚得钵满盆满,没赶上节奏的广大权贵们,能不眼红么?
华夏民族,从来都不缺红眼病。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