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我要读小说】地址:woyaodu.com
世界观的“激变”
1870年2月,现代生活主题越来越引起托尔斯泰的注意。他终于放弃历史题材,转而进入了以探讨现实生活为主要内容的《安娜·卡列尼娜》的创作。
事实上,托尔斯泰是在构思彼得大帝长篇小说的同时就产生了创作《安娜·卡列尼娜》的冲动。那时,他就想写一部被上流社会所摒弃的不忠实的妻子及其命运的小说。而直接推动他创作的契机,则是由于他偶然间读了普希金的作品引起的。当他重新读了《普希金文集》中的一个片断:《客人们来到了别墅》时,仿佛忽然间解决了他创作中的全部疑窦。托尔斯泰对其开门见山、单刀直入的开头赞叹不已,并不由自主地潜入了自己的艺术境界之中。就从这一夜,即1873年3月19日夜,他正式开始了《安娜·卡列尼娜》的创作。
托尔斯泰最初只是想写一个上流社会失足的已婚妇女的故事。出现在他笔下最初的安娜,可以说是个既不漂亮,也不聪明,甚至毫无心肝,专会卖弄风情的女人。而她的丈夫卡列宁和情人渥伦斯基却有各自值得人同情的精神品质,卡列宁甚至还与渥伦斯基结了婚。为此,书名曾定名为《两对夫妻》、《两段姻缘》。但是,托尔斯泰在反复修改中,这些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征和心理特征都发生了重大变化。安娜越来越富有动人的魅力。她不仅具有非凡的外在美,而且,具有高尚的心灵美。相比之下,卡列宁和渥伦斯基在她面前却显得黯然失色了。小说从宽恕一个“不忠实的妻子”所酿成的家庭悲剧的最初构思,到最终确立为以反映广阔的时代,批判社会时弊为宗旨的重大主题上来,鲜明地体现了这一时期俄国历史变革的特点,触及到了错综复杂的社会矛盾和现实生活各个领域的深刻变化,清楚地反映了托尔斯泰对当代俄国命运的深切关注和对艺术孜孜不倦的探求。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文学艺术家》转载请注明来源:我要读小说woyaodu.com,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