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化平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我要读小说woyaodu.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巴尔扎克
天才的成长
1799年5月2日,法国的图尔城里,一个幼小的生命在一种过于平静的气氛中呱呱落地,他就是弗兰苏·巴尔扎克和萨拉比耶·洛尔·莎洛特·安娜的长子奥诺雷·巴尔扎克。奥诺雷的父亲出身农民。法国大革命的洪流把这个身材魁梧、精力旺盛、野心勃勃的乡下人涌到了时代浪潮的顶端。使他成了驻扎在图尔城法国军队第二十二师的军粮供应主任,还兼任过该市市长。这个资产阶级暴发户51岁的时候,看中了比自己小32岁,一位在银行中颇有地位的职员的女儿萨拉比耶·洛尔·莎洛特·安娜。她虽然晓得老巴尔扎克与自己的年龄相差悬殊,但却看到他身心健壮,足智多谋,讲起话来妙趣横生,做起事来干劲十足,便听从父母的劝告,把自己一生的幸福托付给了这个俭朴、但具有经济头脑的中年人。
但婚后的生活却令萨拉比耶大失所望,老巴尔扎克的放荡并没有停止,年轻的萨拉比耶只有苦闷、孤独相伴。他们的爱情结晶奥诺雷在还没有满月时便被送交给乳母去寄养。巴尔扎克的童年没有父母的爱抚,没有和弟妹们(他身后还有三个弟妹:洛尔、劳伦斯和亨利)在一起嬉戏的乐趣,甚至连启发儿童智力的玩具也没有。他每天寄居在乳母那里,过着单调而又乏味的生活,只有礼拜天才能回到家里与亲人团聚。但是在家中,他却像一个陌生的孩子那样腼腆、拘泥,小心谨慎,不能纵情欢笑,恣意游乐。后来,当他回忆起自己童年生活的时候,曾悲痛地说:这是“任何人命运中所不曾遭受到的最可怕的童年”。
1807年6月,8岁的巴尔扎克被父母送进旺多姆城一座教会学校里去寄宿读书。这时,代表大资产阶级利益的法国近代史上的独裁者拿破仑正在征服欧洲,大大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资产阶级的革命在向前推进着,但在这外省的教会学校中,教育制度仍然是封建主义的。闭塞的环境,古板的教条,窒息着孩子们的幼小心灵。少年时期的巴尔扎克表面上既愚顽呆笨又懒散无状。残酷凶狠的教士经常用两指粗的皮鞭,抽打他那双冻裂的小手;或者像对待古代奴隶似的,把他拴在书桌上,用教鞭猛烈打击;或者让他跪在教室中间,在众目睽睽之下,加以凌辱。然而,他那颗渴求知识的幼小心灵,早已飞出学校的高墙和黝黑的楼房,在书籍中寻找到了另外一所收藏丰富的精神宝库。他从给他补习数学课的一位图书馆职员那里,借阅了许多有关神学、历史、哲学、文学与科学的书籍。在这个浩瀚的书海之中,他扬起了不知疲倦的风帆,奋游于作品的严密的推理和生动的描写的波涛之中,发现了令人惊叹的航道和光明美好的境界。他写道:“只有读书才能使我头脑活着”,否则,“这种制度将完全摧毁了我的生命”。书籍使他乐而忘忧,遗世忘我;书籍,开阔了他的视野,充实了他的头脑,为他获得广博的知识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是,小巴尔扎克还是逃脱不了学校黑暗制度的摧残,终于在1813年8月病倒在床榻上,同时也结束了他苦难的学习历程。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