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子非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我要读小说woyaodu.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前言
这不是某一个女子的特殊之处,也不是某一个人的故事,这是一个特定的历史现象,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我们需要解开这种历史现象,正视历史。
为什么是一种历史现象?因为在中国古代后宫中出现过很多掌权的皇太后或者皇后,比如历史上第一个掌权的皇太后吕后;比如历史上最为成功的女子,也是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比如经历了清朝四个时代的孝庄文皇后;比如最终差点导致中国被分裂的慈禧太后,这些人代表的不是自己,其代表的是一段历史,本书通过对这几位的详细分析,让这种历史现象呈现在读者面前,而除了她们之外尚且还有其他人,只不过选择这四个典型做代表罢了。
要想了解清楚这种历史现象,首先需要了解中国几千年的男权社会。
中国的社会形态很奇怪,没有经历过严格意义上的资本主义,而在封建主义方面同样非常模糊,关于封建社会的说法很多,按照马克思的划分,中国秦朝以后就不能算作封建社会了,但是不算封建社会算什么呢?马克思主义没有给出确定的答案。我本不想就这个问题进行分析,但是想要认清本书中讲到的这种历史现象,就需要分析当时所处的这种男权社会。我们不妨看看中国的历史变革。
所谓的封建社会就是分封制,中国在秦始皇建立中央集权之前的一段时期就开始了分封制,尤其是西周时代,当时周武王灭了商,周天子大分天下,但是诸侯国非常多,而这些诸侯国有大有小,有的甚至只有几平方公里。这些统治者被周朝天子分封为君王,而实行治理。到了东周时期,一些较小的诸侯国被逐渐吞并而形成了大的诸侯国,到了战国时期最为强盛的就是秦、齐、楚、燕、韩、赵、魏七个诸侯国,被后世称为“战国七雄”。之后秦国吞并了其他六国,建立起了以郡县制为主导的中央集权制国家,自此之后的中国社会形态就不再称之为封建社会了。因为大一统的秦朝已经废除了封土建国的分封制,没有了什么王侯可以自行建国,自立为君王是不被允许的,而皇帝也只能有一个,所以很多人认为中国自秦始皇到辛亥革命的这段时期不能被算作封建社会,应该是被称为中央集权的宗法专制社会,这个听起来有点绕口,而且和我们之前的认识有很大的差别,我们姑且不论这段时期到底属于什么时期,而在我的眼中这段时期正是因为经历了所谓的大一统,而变得非常复杂,其已经彻底杜绝了禅让制,天下成为了世袭的天下,而在这段时期内男权思想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女子变得越来越没有地位了,有些人认为在这段时期的女子只不过是男人的玩物,这种说法有失偏颇,但在这段时期内的中国女性,的确地位不高。
而世袭制理解起来非常简单,我们所理解的世袭制就是当一个帝王驾崩之后,他的位置就会留给自己的儿子或者其他的直系亲属。其实除了这些之外,王公贵族等等均可以在死后将自己的名号、爵位和财富按照血统关系世世代代世袭。在这种世袭中有可能是父传子、也有可能是兄传弟、也有可能是叔传侄等等,总之就是男子之间的世袭,和女子没有关系。而当时无论是宫廷之内还是民间都有着“传男不传女”的说法,这种说法放在宫廷中就是爵位、名号和财富的传承,放在民间则指一些手艺、秘方、财富等的传承。
这种世袭制的流行对后世有着积极的作用。首先,其有利于国家的统一,其对疆域的完整性、民族的形成都有积极的作用;其次,其杜绝了部分社会动乱的发生。但是其成为了地主阶级统治人民的专制工具,无形中酝酿着历史的重大变革。秦末农民起义,陈胜和吴广就指出:“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最终推翻了秦朝的统治。而中国历史上的确也出现过皇位继承的局限性,因为选择的范围较小,先皇根本无法保证之后皇帝的优劣,从中也出现过不少祸国殃民的昏晕皇帝。而历史上的娃娃皇帝也非常多,显然娃娃皇帝根本就没有统治一个国家的能力,权力自然旁落,这就造成了很大的隐患。
在中国的古代皇权一直是大于一切的东西,而皇室接班人仅仅是依靠家族血脉这种自然的因素来选择,使得选择范围非常窄,再加上一些人的主观因素制约,宣不出好皇帝,或者选择了一些昏庸之辈也就在所难免了,反而那些真正精明强干的则寥寥无几,纵观采取世袭制的几千年,无不是开国皇帝还算优秀,然后一代不如一代,最终导致灭国,然后另外的一个姓氏开始一个新的朝代,然后再从兴到衰又开始了一个循环。
在世袭制下,皇帝所拥有的至高无上的权力和其掌管这种权力的能力有着巨大的矛盾和差距,而这种矛盾和差距给国家带来的灾难,给朝堂带来的紊乱结合动荡,最终这种矛盾和差距导致的就是祸国殃民,甚至一个时代的覆灭。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小说推荐:《成为神明的我只锤奇观》《四合院之车门已焊死》《从机械师开始无限转职》《从行星总督开始》《我在无限游戏里封神》《炮灰的人生2(快穿)》【格格党】《超时空快递》《带着超市大逃亡》《漫画路人自救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