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民站在这些充满了高科技气息的大棚前,不由自主的全都仰起了脖子;建这样一个大棚要多少钱啊?!还有这里面种的是什么,能让咱们进去参观参观么?
昊天和廖岑岑今天组织大伙来的目的就是来“眼见为实”的,不进去那怎么行呢!
北河村的乡亲们如愿以偿的进了人家大棚,刚进来就被里面的设施给震撼到了!
这地上铺的跟草毯一样一块一块的,是秧苗啊!硕大的一个大棚,里面铺满了绿色的秧苗,只有中间一条小路提供进出。房顶上是两根又粗又长的黑色管子,这些管子的下面挂着的是一个个的喷头,三道沟村的村主任适时的来给大家解说:“省内的大公司看中了我们三道沟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在进行了土地流转之后呢,建成了这座面积约1200亩的省级示范性产业园。这前面的大棚呢,主要是以育秧为主,大家看,这个大棚里几乎80%以上的设备都是自动化的,有电脑24小时进行监控。培育出来的秧苗呢,再运送到我们的粮食主要产区进行水稻的大规模种植。”
村民们很快就理解了这位村主任话里话外的意思。
那就是,这里培育出来的秧苗,他们自己不种!而是把这些秧苗再卖给别人去种,在场的几乎都是和土地打了半辈子交道的,怎么会看不出来,他们培育的这个秧苗,长势一定喜人,只要稍微上一点心,将来的产量就相当可观!
而且打下来的水稻才多少钱一斤嘛?一颗秧苗又要卖多少钱,是个人都算的来这笔账的嘛!
这里的一个个大棚,有的允许村民们参观;而有的涉及到了别人的核心技术,连看都不给外人看。
比如一个外面写着基因主培的大棚,工作人员就说什么都不让大家进去。还是三道沟村的第一书记及时赶到,说清楚了今天来的都不是外人之后,人家才心不甘情不愿的放了行,而且还一再的叮嘱进去之后千万不要拍照,千万千万不要拍照!
这个神秘的基因主培车间里面到底装的是哪样东西呢?原来里面放着的全是一个个看起来就非常结实的不锈钢架子。
在架子的上面,摆满了一个个大概有暖水瓶大小的透明塑料瓶。瓶子里有大量的液体,而被这些液体浸泡着的,则是一株又一株的幼苗。
牵扯到核心机密,无论怎么问人家也不肯说这里头装着的到底是什么东西,至于打开看看那更是想都别想,让大家进来已经是看在第一书记的面子上了。
廖岑岑大概知道这是什么东西,便由她对大家解释说:“咱们现在所看到的,就是一项了不起的技术——组织培养技术。这个技术又叫离体培养,是从植物体中分离出符合需要的组织、器官或细胞,原生质体等,通过无菌操作在人工控制条件下进行培养以获得再生的完整植株或生产具有经济价值的其他产品的技术。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